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1.jpg

4月9日,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副主任谢华安院士,委员陈温福院士、朱玉贤院士、张洪程院士、刘耀光院士、钱前院士、谢道昕院士、单杨院士、柏连阳院士、何光存教授、孙传清教授出席会议,张启发院士、万建民院士、韩斌院士、种康院士、胡培松院士以线上方式参加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张迎春出席会议并为委员颁发聘书。

2.jpg


张迎春在讲话中指出,湖南是“鱼米之乡”,是杂交水稻技术发源地。长期以来,聚焦杂交水稻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一直走在前列,为持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张迎春充分肯定了由袁隆平院士和朱英国院士领衔,依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建设的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的突出成绩,强调优化重组后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要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杂交水稻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杂交水稻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杂交水稻理论与技术新的突破,持续保持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地位,推动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

张迎春指出,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咨询支撑机构,在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挚地邀请各位院士、专家,为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给予指导与支持,努力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内顶尖和世界一流的杂交水稻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实验室执行主任孙传清教授从实验室概况、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年度业绩、重要研究进展、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运行管理与开放交流、存在不足与工作计划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情况。实验室团队负责人邓华凤研究员、朱仁山教授、杨远柱研究员、赵炳然研究员和储昭辉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汇报。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历史光荣,成绩显著,亮点突出,肯定了实验室发展战略,对实验室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各位委员建议实验室加强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大领军人才、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杂交水稻国际合作交流和技术培训,加大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研究,提升杂交稻生产效率,继续发扬杂交水稻大协作传统,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机构协同创新,培育高产、优质、抗逆、高效、广适的杂交水稻重大新品种。

3.jpg

李家洋院士在讲话中肯定了实验室作为首批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的意义和历史地位,强调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当前产业瓶颈,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会议期间李家洋院士、张洪程院士、刘耀光院士在院士林参加了植树活动。

省政府副秘书长孟祥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彪,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隆平高科副董事长袁定江、副总裁杨远柱,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余应弘,实验室研究团队负责人、学术骨干参加了会议。

4.jpg

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创建,2016年第一次参加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2022年5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成为首批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领域的4个实验室之一,建设单位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