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何光存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发表研究论文

褐飞虱是对水稻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褐飞虱对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致害力。褐飞虱致害性的变异能够形成适应抗性品种的种群,即褐飞虱生物型。因此,深入了解褐飞虱生物型群体的致害性机制,将有助于对褐飞虱的持续性防控。我室何光存教授团队14日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Bulked Segregant RNASequencing Revealed Difference Between Virulent and Avirulent Brown Planthopper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843227)。

何.jpg

该研究对褐飞虱生物型1和生物型Y的致害力进行了测定,并构建了褐飞虱致害性群体。对强致害性褐飞虱与非致害性褐飞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挖掘出与褐飞虱致害性紧密关联的24个SNPs21个基因,并对致害性相关通路进行了验证。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褐飞虱致害机制和制定稳健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关伟为第一作者,何光存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相关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