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武汉大学分营顺利举办

新闻网讯(通讯员王颂)名家大师面对面科普讲座、党史学习、参观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动手活动、朋辈交流……7月18日至22日,一年一度的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武汉大学分营顺利举办,湖北省内17所高级中学的200多名营员及18名带队老师走进武大,名家大师对话,与高新科技同行,在心中播下科学报国的火种,在知行合一中体悟“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

作为年度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特邀武汉大学对口帮扶学校——恩施市第一中学的32名师生参加。副校长吴平和学校扶贫办公室专程

看望了恩施一中的师生。

1.jpeg

在7月18日的开营式上,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志斌、副校长吴平,以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科技报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2.jpg

吴平向营员介绍了三种颜色的武大:樱花粉象征着武大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学校今年3月邀请战疫医护来校赏樱,展示了武大人感恩尚美的情怀;红色象征着武大的革命底色,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5位来自武大;蓝色象征着武大科技兴邦的使命传承,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从极地科考到北斗导航,从抗击非典到搏击新冠,武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广大营员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的决心和信念。

朱志斌指出,青少年是省科协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人群,高校科学营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湖北营10年来共选拔接收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10518名营员及带队教师,累计举办包括院士专家讲座、科学探究实践等活动785项,连续6年荣获中国科协颁发的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奖。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品悟名校光辉历程,感受科学研究上下求索、穷极真理的非凡魅力,树立科技志向、追求科学精神,并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营员代表、湖北省荆门一中学生王海洋,教师代表、武汉市实验学校教师黄晨,志愿者代表、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权益研究院硕士生冉汉霞先后在开营式上发言。恩施一中以视频方式致辞,表达了对武汉大学、湖北省科协、教育厅等部门长期支持的感谢。

本次科学营举办了4场名家大师面对面科普讲座。测绘学院教授申文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姚丽华、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李振、动力与机械学院副教授王建梅为营员带来卫星测地、有机发光材料、青少年心理健康、火力发电工程等四场报告。

3.jpeg

申文斌从地球起源、地球圈层、物质迁移、自然灾害四个问题引入,从GNSS原理及应用、卫星重力探测、VLBI和INSAR技术及应用、时频信号传递应用五个方面,深入介绍了武汉大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姚丽华围绕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调适的话题,从常见心理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机制、临床干预方法以及心理调适四个方面,细致地讲解了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发病机理及其解决方法。李振以“浅谈从单个分子到分子聚集态科学”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详细阐述了分子聚集态科学的意义,他表示,化学的科研过程是具有创造力的,科研工作者们可以构建新物质、运用新材料,因而有科研灵感碰撞融合的乐趣与浪漫。王建梅从电的来源、电的生产过程、火力发电新技术和火电厂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阐释了火力发电技术的历史以及未来将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带领营员参观了能源动力工程与装备综合实验室,讲解了实验室中的物质能电站、超临界火电机组和烟气脱硫动态仿真装置等模型的工作原理。四场报告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涵盖了武汉大学四个学部的优势与特色。

党史学习环节,全体营员参观了校史馆与万林艺术博物馆。在校史馆内,同学们从建校起源、西迁乐山等史实中,感受到了武大厚重的历史、崇高的治学理念、师生开拓前进的精神,也对当前武大的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内,“东方欲晓”毛泽东主席艺术形象主题展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人生经历与革命历程,切实领悟到了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在参观和学习活动中,他们不仅领略了历史的魅力,体会到变革和发展的伟大,也感受到学术的光辉,认识到知识与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根基。

4.jpeg

参观重点实验室环节,营员们参观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营员们了解了城域监控视频压缩编码、3D音频服务平台、多目标跟踪与尾随检测和虚假属性检测等新技术。该中心硕士研究生李璟瑜介绍了中心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同开发的新冠肺炎智能分析平台,展示了早期筛查新冠肺炎症状、标记病灶等功能;硕士研究生黄宝金介绍了用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传统人脸识别技术基本失效局面的口罩人脸识别系统。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杨芳、侯昕,博士生岳晓红等介绍了袁隆平、朱英国等已过世老先生带领团队为杂交水稻研究打下的坚实基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做出了“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武汉大学师生牢记嘱托,肩负使命,继往开来,不断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一己之力。该环节给营员们种下了科研的种子,播撒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希望。

5.jpeg

6.jpeg

科研实验动手活动环节,营员参加了水利水电学院开办的“水利模拟实验”和电子信息学院开办的“电子设计实验”。在水利模拟实验活动中,水利水电学院实验室李琼、李丹带领营员动手了静水压强测量和动量方程实验,结合大桥震动现象,解释其中的物理现象与科学原理。在电子科技设计科研实验中,在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谢银波、曹华伟等的指导下,营员亲手体验了循迹小车的制作,从元器件的安装,到设备调试再到最后控制,学习了IT技术运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

7.jpeg

8.jpeg

朋辈互动环节,优秀学长与学姐代表、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曾昭亮与健康学院博士生杨银梅分别向营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科研经历。曾昭亮曾参与中国第36和37次南极考察,受新冠疫情影响,在海外驻留563天,经历了恶劣自然环境的洗礼。曾昭亮从认识南极、南极科考、越冬故事和自然风景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南极科考的难忘经历,向营员们传达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杨银梅为营员们带来了“青少年与艾滋病”的科普讲座,通过讲解艾滋病的病理、根源、传播途径、流行现状等,提醒同学们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检测。广大营员和志愿者还举办了联欢会。

9-1.jpeg

本次科学营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组织承办,除了上述院系和科研机构外,党政办、团委、本科生院、财务部、后勤保障部、保卫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校医院、后勤集团等家单位参与,冒着酷暑做好各项保障,确保活动平安顺利进行。校内90多位学生志愿者不辞辛劳,提供了宿舍物资调配保障、营员接送清点、课堂学习辅导的全程全方位服务,让广大高中生感受到了学长们的热情和敬业。

10.jpeg

据悉,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委和单位举办,各高校承办,每年暑假安排高中生到大学校园参加为期一周的科学体验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鼓励青少年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武汉大学自2012年启动以来每年都举办,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等奖励。

原文链接:http://news.whu.edu.cn/info/1002/65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