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朱英国院士团队水稻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本室朱英国院士课题组在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The Ric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RF5 Restores Fertility in Hong-Lian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Lines via a Complex with the Glycine-Rich Protein GRP162.”,在线发表于植物学科权威杂志《Plant  Cell》(IF:9.396)。通讯作者为朱英国教授,第一作者为本室博士生胡骏。该论文在线之际,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该项研究揭示了红莲型杂交稻的育性恢复机理。众所周知,杂交水稻是由不育系做母本,恢复系做父本得到的杂交种子,这些杂交种子拥有着比父母本更强的优势,如产量、米质等,然而,恢复系是如何使不育系的育性得到恢复这一问题却困扰了科学家和育种家数十年。该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红莲型水稻恢复基因RF5不能直接结合不育基因RNA,而是组装成恢复基因分子复合体(Restoration of Fertility Complex,RFC)去结合并剪切不育基因RNA,从而完成了育性恢复的使命,并发现了复合体中与恢复基因互作的重要亚基成分GRP162。该项研究从DNA、RNA、Protein不同层面上报道了这一育性恢复的生物学机制。这一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恢复基因分子复合体,推进了育性恢复机理的认知。
  朱英国院士坚持红莲型杂交稻研究整整40年,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始终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之路。目前,红莲型杂交稻已经得到大面积生产,累积推广面积达一亿亩,尤其在我国南方和老挝、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大面积种植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