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与苍生同梦”——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
来源:admin
浏览量:965
发布时间:2018/04/04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都梦想着粮食丰收,可总是不尽如人意。我读中学时挨过饿,看到过饿死的人;读大学又遇到国家3年严重困难时期,我和许多学生都因为缺乏营养得了浮肿病。这些经历,坚定了我一辈子搞粮食研究的决心。”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生前说过的一段话。
心系苍生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朱英国培育的“红莲型”与袁隆平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他培育的“红莲优6号”“珞优8号”等品种,在国内外累计推广1亿多亩。他致力于两系杂交稻的研究与推广,救两系研发于危难,探索两系杂交稻的理论奥秘,选育出一系列籼、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两系品种进入大面积推广……
“水稻候鸟”:带着稻种,一年飞过三个夏天
朱英国被称为“水稻候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秋天,朱英国就候鸟般从江汉平原来到广西南宁,严冬将至,又转到海南育种,直到第二年春天,通过加代育种,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步伐。
他与一株来自海南的“红芒野生稻”结缘,一结就是一辈子。1972年,“红芒野生稻”和“莲塘早”杂交而成的“红莲杂交稻”的前身进入第一次试验。秋风瑟瑟,在武汉大学不保温的温室里,秧苗被冻得像怕冷的人一样猫着腰。
朱英国心急如焚,就搬来烧开水用的火炉。担心出意外,他就日夜坚守。坚持终于有了回报,试验出现了期许的现象,但这又累又“土”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朱英国开启了自己的候鸟人生。
1972年11月20日,同住一室的朱英国和邓海铭,作为湖北最早的试验小组之一,即将踏上南繁之路。在朱英国的日记里记下了当时他与邓海铭的对话:
邓:英国,我们这一去得搞很久吧?
朱:不是临时性任务,要长远考虑,短则十年八载,长则一辈子。
邓:那我们以后不能回家过年?
朱:春节正是海南稻苗返青,需要看守,肯定回不来。
……
从湖北武汉坐40小时火车硬座到广东湛江,下车后换几小时汽车到海安码头,又住宿一夜,坐两三个小时混装轮船横渡琼州海峡,再从海口坐约10个小时汽车,抵达海南陵水县椰林公社。
路途的遥远才只是开始。
试验田的活儿又苦又累又细: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海南太阳又大又毒,每次下田,全身湿透。
守护试验田,更是头等大事。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培育的禾苗咬断,朱英国和同事只得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隔网、撒鼠药、放夹子、持长杆,轮番值守……
几番冬去春来。朱英国和科研人员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红芒野生稻”和“莲塘早”多次杂交的后代种质非常好,“红莲”第一代终于诞生。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红莲之父”:“红莲”成为水稻不育系另一极
1966年,日本科学家选育出“包台型”三系配套,但因为存在科学缺陷没能走向推广应用。而真正将三系杂交应用到大面积生产中的,是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朱英国的“红莲型”。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红莲”从试验成功到走向大田生产用了30多年。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国内外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其中,“珞优8号”最高亩产达876公斤,跨入“超级稻”行列。“红莲”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而且正造福多国人民。
2017年12月初,记者到武汉采访时,朱英国院士团队的高级工程师朱仁山刚刚收到“红莲优6”在巴基斯坦的生长情况:“今年巴基斯坦的天气变化多端,但‘红莲’经受住了考验,长势稳定,没有受到影响。”
除了产量高、米质好这两个“好稻种”的普遍标准外,红莲型杂交稻适应性强的优点,挺直了“红莲”走向世界的腰杆子。红莲型杂交稻不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华南地区和河南南部均能种植,而且连续多年在东南亚、非洲等多国种植,比当地品种增产20%-50%,特别是在天气极端变化的年份,“红莲”的产量仍能保持稳定。
在朱英国的科研版图里有“三大攻关”,“红莲”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协”和“两系”。
上世纪80年代,朱英国就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经过大海捞针,他和助手余金洪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经过3年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水稻界专家认为,“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创了从农家品种中获得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由全国16个单位、20多个省市、数万科技工作者经过30多年协作攻关完成的项目实至名归。朱英国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两系”的原创发明人石明松,为了搞两系水稻近乎倾家荡产。朱英国在这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多方努力,湖北省成立了“两系”攻关协作组并设立了专项经费。1988年,涵盖朱英国选育成果的第一批“两系”光敏核不育系通过国家鉴定。此时,朱英国决定把“两系”推向全国。许多单位纷纷从湖北引进“两系”不育系开展后续研究,随后就有了“两系”成果在全国的遍地开花。
从1980年开始,朱英国始终坚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不仅选育了多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还对育性稳定性、育性的遗传行为、光敏基因的定位等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
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期间,专程前往鄂州水稻基地视察,当听说朱英国培育的杂交稻良种推广种植效果后,总书记十分高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亦师亦父”:中学生、农技员成长为教授、高工
朱仁山是武汉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在朱英国团队里主要承担品种选育的任务,“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这些响当当的品种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最初,朱仁山来到朱英国团队时仅有中专学历,但他韧劲足、能吃苦、爱学习。上世纪90年代,因为纯度这一项指标存在问题,“红莲”研究曾一度陷入困境,朱仁山坚信“红莲”肯定能行,就坚持一直试验,最终攻克了难题。朱仁山说:“朱英国老师看我有坚持的毅力,就坚定地从方方面面支持我,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与我一起分析原因,当我有进展时,就及时指导我下一步的方向。”
2005年,在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杨代常,接到了朱英国的电话:“你该回来了。”杨代常立即卖掉房产、放弃股权和丰厚待遇,毅然回国。回国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大项目。2014年,杨代常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75年,在湖北沔阳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训与推广中,朱英国发现当时不到20岁、初中都没毕业的杨代常很执着,是个好苗子,于是给他送去科普书籍,悉心指导。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极力推荐下,初中肄业的杨代常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经过刻苦努力,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
“水稻研究比较原始、条件差,有的环节甚至比农民还苦,当时跟我干的几个中学生,不仅能吃苦,而且爱学习、爱思考,比较聪明并且都有梦想。”朱英国曾这样说。他爱惜人才,不论出身,成就了别人的梦想,也为我国水稻研究培育了栋梁之才。
目前,朱英国一手带出的“红莲型”杂交稻研发队伍形成了3支力量:以他的学生杨代常、李绍清、胡骏为代表的基础研究队伍,以朱仁山、余金洪为代表的应用研究队伍,以及由深圳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推广队伍。
朱英国先后培养了100多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的科研骨干,有的在大学里担任教授甚至走上院长的工作岗位,还有的在农业部门或党政机关从事管理工作。
2017年8月9日,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去世,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奋斗了一生,而他的学生们依然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转自农民日报数字报